找到相关内容395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觅寂比丘:问与答

    pp.342-343)。依照注释书的解释,「无毁」等的意义指在家众对五戒;出家众对(波罗夷等)七戒聚没有破戒与违犯等(他们的戒在起初或末了,一条也不破),其意义和《清净道论》「戒随念」的内容相同(...乐善法,故名清净。」(大正32?245中)优婆塞受持五戒;比丘持守两百二十七戒,必须名符其实,奉行自己的义务,才是真佛子。否则,宁愿舍戒也不要违犯世尊所制定的圣戒!  2.戒、定、慧三增上学,戒为基础...

    觅寂比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4954766.html
  • 佛教的近行定与安止定

    的修行法:第一种,称为寂止禅。修习者先以专注或寂静的修习做基础,意思是他们修习纯寂静禅定。例如:遍处(Kasinas,即取相观[visualisation])、不净观,在《清净道论》里有四十个起观对象...

    慈济瓦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91754796.html
  • 十二缘起

    参考资料] 《长阿含》卷十〈大缘方便经〉;《杂阿含经》卷十二;《大毗婆沙论》卷二十三,《俱舍论》卷九;《杂集论》卷四;《基础佛学论集》(《世界佛学名著译丛》(1));叶均译《清净道论》;木村泰贤《原始...达摩杂集论》卷四归纳为四种观法︰(1)杂染顺观,即从无明缘行,行缘识等顺次而观迷惑之生起;(2)杂染逆观,即把老死等安立谛说,从老死逆次第而观迷惑之生起;(3)清净顺观,即从无明灭则行灭等顺次而观成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1455196.html
  • 从觅读巴利转轮王经说起

    至摩诃毗诃罗转读五百阿罗汉所结集之巴利语三藏,后又将摩哂陀尊者之锡兰语三藏注释,转译为巴利,即今日锡兰暹缅僧众所习用者。而原有之锡兰语注释反不见于今日之锡兰矣。彼曾综合其转读大寺巴利三藏之心得,制成清净道论(Visuddhi magga)一书,今并行于锡兰,其性质略当于吾国之解脱道论(Vimutti magga)云。  光寺之地势颇雄壮,有钜石峭壁四五块,削然矗立于山崖间,宛如一块豆腐划作四五片似的。中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65755297.html
  • 汤用彤有关印度佛教的研究

    )  这是汤氏根据觉音《清净道论》、《阿毗达磨义集论》,及近人论著,对《成唯识论掌中枢要》所引述上座部所立九心轮的一段文字的阐释。  2.《南传〈念安般经〉译解》(1928年)  这是巴利文本《念安般经》的汉译文,汤氏并附上《解脱道论》的话为释文,另有译者按语。  3.《印度哲学史略》第五章“佛教之发展”(原是1929年的讲义,经修改于1945年出版)  4.《印度哲学讲义》第五章“原始佛教”和...

    屈大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3859563.html
  • 人间佛教的现代生命关怀

    攻心”之苦和“八苦”,即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取蕴苦。《阿含经》中佛陀在说苦圣谛时列举了这八苦,《清净道论·说根谛品...来看,如果人人能奉行十善,互助互信,自利利他,尊重生命,爱护自然,共同为我们居住的环境贡献心力,必能创造出身心清净的家园。   儒、释、道三教有“儒治世、佛治心、道治身”之说...

    梁巧英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0559589.html
  • 试谈佛法的经验直观原则及其异化

    对于《清净道论》等南传长篇巨论更是不得要领,似乎琐琐碎碎婆婆妈妈,是中华禅所不取的“下根劣机、羊鹿败种”,今日读来却正是为人者不可少之解脱工程、心理施工步骤、能救北传积弊/起死回生之殊胜甘露。 ...

    Maharest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3759871.html
  • 瑜伽行派的尽所有性与如所有性

    》之遍满所缘》,《谛观》n.72,259-278。 释开印 2001 《《清净道论》的修观次第与顿现观》,《2001年第三届两岸禅学研讨会论文集──圆顿与次第》,33-61,慈光禅学研究所。 释演培 ...瑜伽师地论记》之研究》,《华冈佛学学报》第7期,113-134。 杨郁文 1997 《阿含要略》,台北:法鼓文化出版社。 叶阿月 1974 《以中边分别论为中心比较诸经论的心性清净说》,《文史哲学报》...

    刘慧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24359879.html
  • 关于佛教在社会主义时期作用问题的探讨

    中国佛教史话》、《佛教常识问答》等书;从藏文汉译了《释量论》《释量论释》、《集量论》、《解深密经疏》(后6卷)、《西藏王臣记》等。从巴利文翻译了《清净道论》;编印了《释迦牟尼佛像集》、《中国佛教》画集、...

    高振农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0361823.html
  • 与正念共处

    阿罗汉果。这是果和利益上的不同。  问:修止、修观差别为何?  答:修止的所缘有四十个业处,如《清净道论》所说。修止是选择一个业处,一个所缘,心要不断不断地回到业处,回到所缘。修观,也就是毗钵舍那观,...感受,如何在当下用正念观照,有二种方法。  第一个是对治法:有三种,第一是修慈悲观:愿我能安详、平静;愿所有众生能安详、平静、快乐。第二是受持戒律:持戒清净,有助于控制情绪与粗重的烦恼。第三可用佛随念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4762643.html